close

「唯有大家都好,社會才會好」、「不讓一人落後」
令人讚嘆不已的芬蘭教育,究竟是做到以最少的上課時數,達成學生表現優異且平均的學習成果,我想從這本書中便可窺探芬蘭教育的「撇步」。

Read&Think: 陳之華《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

相信許多教育界人士、即將踏上師資培育,或是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長們,對於芬蘭教育在世界的排名與評價都略有耳聞,但究竟這個國土比臺灣大十倍,人口卻只有五百萬的小國是如何做到的?他們的師資培育與教學課堂又有什麼祕密撇步在其中?於《沒有資優班》一書中,作者以自家兩位女兒在芬蘭求學的經歷,與自己奔波於芬蘭多處所做的採訪、調查工作後,將所有精華寫入此書,也讓許多無法親身體驗、接觸到芬蘭教育的我們,得以一探芬蘭教育的神祕與輝煌成果。而我在閱讀完此書後,也想討論關於臺灣的教育現狀。

人本精神
提到北歐國家,除了教育外,北歐人的生活模式、社會福利佳…等,亦是大多數人對於北歐國家的理解與初步認識;而在人人稱奇的芬蘭教育中,並非是以「爭奪第一名」、「菁英、資優生培訓」作為國民基本教育的導向,相反的,他們注重每個孩子受教育的機會平等、公平,且看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保有自己的學習動機,所學又能否讓學生在成年、進入社會後,與社會融入且能自主生活,這些是芬蘭教育重視且朝向的教學目標。簡單來說,我認為芬蘭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出菁英」,而是讓孩童為長大後的生活做準備與學習,並且是以學生自身的發展為主,以達到「人本」的精神。

芬蘭的教育景色
於此書中,作者將芬蘭的課綱、學校課程表、上課時間、模式、師資的培育狀態…等,都鉅細靡遺的紀錄下來,讓讀者可以更加客觀且理性的見到芬蘭教育的真實面貌,例如:每天的上學時間並非固定、小班制教學、下課不能留在教室中一定要到戶外去、芬蘭的升學制度與模式、成為老師之前所需接受的考驗…等。其中更令人佩服的是作者在芬蘭各處奔波採訪,為的就是要知道芬蘭的城鄉教育差距有多大;而作者腳踏實地所收穫的調查結果,也告訴了作者本人與我們,芬蘭的教育並不會因城或鄉所受影響,孩童所接受的教育都是一致且平等的,並不會因為是鄉下學校而有教學資源不足、師資不足的狀態存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的測驗結果更是告訴我們芬蘭教育的「均勻」程度有多高。

不讓一人落後的芬蘭教育
雖然芬蘭教育在國際上享譽名聲,但其內部仍在對教育進行討論、處理與改革,「難以滿足」的芬蘭人對於自己的要求水平高,又對於自身不大有自信,然而正是這樣腳踏實地又內斂的性格,讓芬蘭在辦教育上,即使沒有任何評鑑數字與成績,仍然可以讓每位教師與校長都各司其職的「做好」自己的工作。這與芬蘭的發展歷史和國家處境大有關聯,相鄰於俄羅斯和瑞典兩大國之間,芬蘭這個只有五百多萬人的小國該如何強壯起來,就是影響芬蘭這個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關鍵,也因此芬蘭總是提倡「沒有一人落後」的精神,因國家的人口已經夠少了,若還因為學童的學習成績不佳而直接在其求學階段就放棄這個孩子,那豈不是浪費了國家未來的棟樑?
這裡我也想討論關於教育,到底是學生在學期間的學習成績不理想較嚴重,還是永遠失去自我學習的熱誠與動機較可怕?總希望孩子名列前茅的臺灣教育到底是重視孩子每個階段的學習成績,還是重視學生能夠自主的、自發性的拿起書本來,或上網找尋、學習知識與找到問題的答案或解釋?看看現今出了社會後的壯年人士,能夠持續學習不同事物的人還有多少?臺灣的國民基本教育到底是希望把每個孩子都變成考試成績高的「人才」,還是希望這些臺灣的未來棟樑能夠有自主精進、持續學習的習慣與熱誠?在臺灣似乎教育並不等於學習,什麼意思?孩子被教育卻失去學習的動機和意願,教與學似乎變成兩個並不關聯的動作,只用成績評斷孩子的「被教育」成果和「學習」成果,似乎根本已是兩回事。

芬蘭教育有可能在臺灣實現嗎?
許多人在看到芬蘭教育後紛紛希望能夠引入臺灣這樣的學習模式,但此事到底能否可行呢?我想我的答案是:「不太可能」。
我們太常去脈絡化的單看一件事的好壞面,芬蘭教育之所以能成功並不只是因為其教育政策、規劃佳,我認為更準確的說是—這樣的教育政策適合芬蘭。怎麼說?芬蘭非常清楚自己在國際上的處境,也非常清楚自身的情況,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會有「不讓一人落後」、「公平、平等」的教育目標出現,因為他們知道教育才是能讓自己更強壯,有能力對抗身邊兩個大哥(瑞典和俄羅斯)的方法,且看芬蘭的貧富、城鄉差距和社會發展狀態,就可知道臺灣若要完全效法芬蘭的教育體制、方法,是非常困難的。

臺灣社會與教育的一些縮影
今(2024)臺灣的教師荒又更加嚴重,為什麼明明是少子化的臺灣卻缺老師,且一年比一年更嚴重?明明是提倡素養導向的108課綱,卻反而讓臺灣家長和學生壓力倍增,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以下是我的一些淺見,當然這些可能只是我以狹隘的眼光所看見的情況,然而仍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和討論。
1. 學生與家庭:現今學童的生活環境已不如過往的物資貧乏或文化資本匱乏,然而學生的生活習慣、自主能力表現卻比過往的同齡孩童還要不佳,這和家庭教育有著很大的關連,當然並非是要在這一竿子打翻一艘船的指責現代家長,更不是要指出家長們的管教無方(我們都太常在看見問題後急著撇清問題與自身的關係,我想這也是我們長期來在華人文化的社會生活下,所演變出來害怕被指責、說不是的心理,但若要轉化這個心理,更需要的是我們勇敢的面對,當那令人窒息的質疑襲來時,願我們都能有力量牽起身邊人的手一起坐下來好好討論,將問題解決或是進行討論),而是我們需要正視、理解家庭在教育上的功能和能量其實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大,也許很多家長會質疑,孩子一天八小時都在學校,怎麼會是家庭的問題?很簡單,在孩子進入一天八小時都在學校的生涯之前,他有近十多年的日子是在家庭中成長、學習,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您家的孩子不會是在學校學會怎麼說自己的母語吧?為什麼?因為孩子從剛出生就開始學習了,而他們學習的對象正是身邊的這群人,所有語言、生活習慣、模式、性格…等,其實在進入學校之前就已經大致的被塑形了;且孩子進入學校教育體制後,也並非每天都要去學校,但他一定每天都要回到家,一定會和家人有所互動,假日更是跟著家中的安排去參加各種活動,或是待在家裡,更不提長達一、兩個月的寒暑假,若只是將教育孩子的責任視為學校和補習班的範疇,那麼孩子「不上學」的時候都在做什麼?玩樂不是一種學習嗎?和家人、朋友互動不是學習嗎?學習分成很多面向,並不是只有知識才是學習,更多的是學習「如何成為一個人」、如何為其長大成人後做準備吧?若以此觀點來看,構成「教育」功能的並非只有學校,那麼我們還將全數「教育」工作推給學校,是不是已經超出範圍?

2.學校教育是商品還是服務?:自從教育成為「商品」,老師成為服務業後,我們的教育有變得更好嗎?此題並沒有解答,因為有好有壞,好的是更多老師在教學方法和內容上,為了更加吸引學生而變得更豐富、多元且有趣,當然,壞的部分也有,例如親師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老師們的工作壓力增大、家長的「需求」增大,即使下了課老師也仍需回復家長的訊息。當教育變成「商品」後,無時無刻如雪花般飛來的工作常讓老師感到壓力,然而更多的是現代家長視學校老師、教育為理所當然,什麼意思?「學生送去學校就應該學會」、「學不好、學不會、成績不好是因為老師沒教好」,更不論生活習慣、學生的生活自律、養成良好習慣…等,這些原先被視為學生「自理能力」的能力,現在也仰賴學校教育「教好」學生,然而如上述,教育並非只有在學校的場域中被執行,同時我們也不能無視家庭帶給每個孩子的生活習慣、個人特質影響。

3.老師的工作保障、內容與薪資:提到老師這個職業,許多人會認為薪水高、社會名望高,然而現今的臺灣已不是如此,因應少子化之影響,許多學校不敢再開出正式老師缺,這裡需從制度上來解釋,因每年每個學校聘請的老師數量,會因當年新生入學數量而有所變化(想知道詳情可以自行去搜尋學校的師生比,學校須依照教育部開出的師生比例來聘請老師),假設今年的新生因是生肖龍而倍增,但下一年的新生則又回到原先(甚至比之前更低)的數量,此時學校就會出現正式老師超額的現象,但怎麼能因為新生的數量較少就解聘一位正式老師呢?因此面對這樣的情況,許多學校開出的都是代理老師的職缺,常常是一年一聘制度,今年可能學生數夠多,所以可以多一個教師的名額,明年可能學生較少,因此就可以選擇不再續聘這位代理老師。正式缺少、代理工作又不穩定,以往代理老師寒暑假並不支薪,因此許多老師們寒暑假還得自行去找兼職以維持生計,即使臺灣從去年(2023)開始,讓代理老師在寒暑假時可領薪,但仍有些並未被看見的離奇事件,例如之前曾聽到一位代理老師分享自己的真實經歷:因自己的代理缺是替補一位請育嬰假的老師,但在放完暑假回來後卻突然接到學校人事室的電話,要求該名代理老師將暑假所領到的薪水全數繳回人事室,原因是原本請育嬰假的這位正式老師,在暑假時提出自己「回學校」的申請(然後開學又繼續請育嬰假),因此在暑假期間這位老師可被學校支薪,也因此這位「替補」的代理老師,須將其在暑假期間領到的薪水繳回。面對正式老師難考、代理老師待遇差且不被尊重…等,種種惡態造就臺灣的教育現況。若大家仍覺得老師的薪水高啊!他們理應「教好我的孩子」、「這是他們的工作」。第一,沒有誰理應教好你的孩子!別把所有教育的責任都丟給老師,家長也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第二,關於薪資問題大家也可以自行點入2024年的師資支薪表進行試算(https://www.htps.tp.edu.tw/uploads/1705369137067xF1WWRjk.pdf),若你是大學畢業無教師證者,一個月也只領三萬多的薪水(有教師證大約是4.5萬左右),但你除了教課外,也有極大機率需兼學校行政或是導師,基本上晚上6點才出得了校門,但你的上班時間可能是7點半,因你需要抵達教室管著學生們的早自習,早7晚6的工作只領3、4萬元,下班後還要繼續回復學生家長的訊息或是備課、改作業,真正的工作時間幾乎每天超過12小時,這樣的工作內容與薪資報酬,不知大家覺得是否合理,更不提有些學校會延遲給薪,沒辦法每個月準時領到薪水,這樣的工作環境若是放在職場上,大家能接受嗎?
這裡可能也會有人提出那是他選擇當老師的,沒錯!這是每個人的選擇,不過面對薪資、職缺、工作內容和各種人際互動,許多對於教育有熱誠的老師們紛紛離開教育界,因而造就現今的教師荒,即使有教師證的老師,也不一定會想要在學校工作了,沒有教師證的代理老師又無法受到其他正式老師、家長甚至學生的尊重,更不多論現今臺灣的法律只保障學生權益,如果學生遭到老師的霸凌、欺負可向上通報、申述,但若學生對老師動手造成傷害,卻沒有任何一條法律可以保障老師的安全,一環一環緊緊相扣,造就現今臺灣教育的窘境。

孩子需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現今越來越多社會新聞的主角是未成年的青少年們,而隨著這些事件的發生,關於未成年犯罪輕判的議題也吵得沸沸揚揚,關於這方面的辯論大家也可以參考公視的這支影片(傳送門:https://www.youtube.com/live/HkZ9HCLLk-o?si=MeuLGbKgd_UYnMNa),然而這裡我並不是想要討論這種重大犯罪的議題,而是希望家長們在孩子犯錯時,讓他們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而不是代替道歉、找議員到學校跟校長、老師「談談」,我們應該做的是在事件發生後,傾聽孩子為什麼做了這個決定、行為,而後若需要承擔處罰或相對應的處分,也不該是為孩子「把路鋪平」的解決一切問題,這只會讓孩子打從心裡相信「自己做出什麼行為都沒關係,因為爸媽會幫我處理好,我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不是孩子還小就能以「他還小」、「不懂事」的藉口,讓他們失去學習事件輕重的判斷,和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能力,大人該做的不是把麻煩去除,而是需要耐下心來聽孩子說,並且給予情緒和情感支持,陪著他們走過低潮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教育不該是「花錢就是老大」
面對上述的教育現狀與現場反應出來的情況,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臺灣的教育環境和品質更好,以下提出兩個大方向的試想提案與討論,
一是對於教師的待遇和工作保障,少子化導致的學校人員縮編,不僅使正式老師的名額越來越少,也使學校中的老師們工作量越來越龐大,因除了教學外還需兼做學校的行政工作,校園中能動用的人力少了,自然每個人所分配到的工作都會增加,既然常打出「再窮不能窮教育」的口號,那麼少子化的臺灣真的不能調整師生比,讓小班制的教學在課堂中實現,讓老師能夠更好的照顧與關心到每一位學生嗎?
二則是針對家長和家庭的「功能」提升,要知道教育本身並非一蹴可及,也非單一場域才能執行的「工作」,學習無時無刻、隨處都在發生,因此家長也需重視自己對於孩子的影響,若今天孩子的表現不佳、學業成績不理想,請不要急著將所有責任歸給老師,若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我想最佳的辦法是1+1大於2,也就是與老師共同攜手合作、建立信任,讓孩子能夠學得、成長的好,遇到困難時勇於面對並做出改變,學生的學習歷程不會每一個都一樣,皆須我們因材施教,為他們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臺灣希望達到什麼教育成果?
這個問題很重要,但似乎難以答出,幾十年來,大部分臺灣家長最在意的是孩子在學校的成績,常用成績評判一個孩子優不優秀、能否成大器,然而生產考試機器就是臺灣教育希望的成果嗎?108課綱提出的「終身學習」目標,難道是靠在學校的考試成績來評斷這個孩子能否有終身學習的熱情與意願嗎?每天寫不完的作業、考不完的考試、比不完的排名,哪個面向能讓孩子願意主動學習?若是減少考試、作業,家長們便開始擔心,孩子的學習表現會不佳,認為他們會因為沒有考試、作業而「學不好」;然而這是事實還是想法?素養導向、終身學習為目標的108課綱本意雖好,臺灣教育雖每四年改一次課綱,希望能從教改中改善或進步我們的教育,但本質上我們卻仍以舊有的成績評斷學生為導向,經常只是看見了學習成果表現不佳的孩子,卻鮮少在考試過後再為這些落後的學生做些什麼,也難以回歸學習的本位—自主、自律,都說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但成績導向的學習評斷標準,讓師長擔憂、學生逐漸失去主動學習的熱誠,為了答題正確且快速,常常只是去脈絡化的死背正確答案,卻鮮少能吸引學生主動找尋相關的課外資料「完整」的理解一個主題或議題;更有許多家長擔心孩子「走歪路」,所以避免了成長中的所有「錯誤」,例如害怕孩子跌倒所以將前方的路全部整平、擔心孩子不會做什麼而事先將所有事情打理好,但這些看似「正確又快速」的道路,其實才是扼殺孩子成長和學習的最大關鍵。
現今的社會步調快速,資訊爆炸的年代,所有人都需提高自己的腳步以追上世界的速度,然而仍有許多東西是無法速成的,教育就是很好的例子。

教育是整個社會的事
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大篇,並非是要一桿子打翻整艘船,一定也有許多家長、老師們正努力的讓臺灣的教育環境、品質變得更好,然而教育並非少數人的責任,而是整個社會的事,現在的孩子怎麼學、長成了什麼模樣,未來的臺灣也就長成那樣,希望未來在臺灣的校園中,可以將管教權、專業還給老師,家庭與家長盡到管教與陪伴的責任,上層聽見下層的真實聲音,而非只是在會議中製造夢幻泡泡,或是將教育淪為政治、選舉的吵架工具,教育是一國之本,若早已看見問題,其實也只是需要針對問題進行改善、對現狀進行討論並講求進步,而非是抓著誰的錯誤大肆批評,最後沒有更好的方案提出或是解決問題;也希望臺灣的教育並非只是喊喊口號,而是真正從核心去思考,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未來的國際趨勢需要什麼樣的能力?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長成什麼模樣?而非只是盯著考卷上的成績與排名,忘了教育跟這個社會、世界的連結。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stronaut 的頭像
    Astronaut

    Astronaut

    Astronau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